連結工具的基本觀念

Page:1-1

試用版本:trueSpace3+


什麼是連結工具?

連結工具不只能將數個物件結合起來,還能定義彼此之間的階層關係,在製作動畫時能讓物件的動作發生連帶關係。

連結不同於布林運算,經過布林運算後的物體視為一個整個物體;經連結之後雖然也成為一個整體物體,但您還是可以選取內部的物體來編輯(縮放、移動....),而且可以隨時解除他們之間的連結關係。

trueSpace 提供二個連結工具,等位連結與向下連結。

單一物件 等位連結 向下連結

我們先以文字來定義等位連結與向下連結:

連結物:是目前選取的物件或群組。
被連結物:是要加入連結的物件或群組。 
若是以單一的物件進行連結,等位與向下連結是不容易分的, 但是若以"群組"對"群組"連結的話,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。 

等位連結: "被連結物" 會加入 "連結物" 中,其位階會在 "連結物" 下的第一層 (這一點以 "連結物" 群組的名稱不會改變可以看出),"被連結物" 群組的獨立性並不會改變。 例如:AB等位連結,CD等位連結,再將二個物體(AB為"連結物",CD為 "被連結物" )等位連結,結果如下圖A、B、CD各為獨立物體。

向下連結: "連結物" 與 "被連結物" 連結後,其會產生一個新的群組為 noname,而 "連結物" 與 "被連結物" 的位階均在這個群組之下,二者均保持完整的獨立群組。 例如:AB等位連結,CD等位連結,再將二個物體(AB為 "連結物",CD為 "被連結物" )向下連結,結果如下圖AB、CD各為獨立群組。

如果要在具有連結關係的物體上選取子物體,先選取這整個物體,按下「↓」鍵,會到下一層,接下按下「→←」鍵來選取要編輯的子物體或子群組。遇到子群組,再按「↓」鍵,又會到下一層,以此方式選取。

連結觀念在製作動畫時非常重要,而連結有簡單與複雜之分,其關鍵在於連結的層數,連結愈多愈複雜。下面舉出一些不同連結層數的範例:

一層連結

竹蜻蜓:需要具備二個翅膀及一個棒子,將這三個物件「等位連結」即可,連結之後,加入物理模擬,就可以製作出飛天的效果。

二層連結

汽車:雖然汽車的子物體很多,但真正會動的只有輪胎,首先將四個輪胎「等位連結」;再將其餘的汽車子物體「等位連結」,最後再「向下連結」輪胎。
當您要製作汽車動畫時,只要選到「輪胎」子群組,設定60秒旋轉動畫,接下來選到「汽車」整體群組,設定60秒的移動動畫,這樣當汽車在移動時,輪胎才會有轉動的效果,也比較真實。其他類似範例如,螺旋槳飛機、直昇機。

三層連結

手臂:手臂整體物體主要由三個物體組成,上肢、下肢、手掌。它的連結方式:下肢「向下連結」手掌(變成"下肢群組"),上肢「向下連結」下肢群組。